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甲氨蝶呤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按就诊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方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DAS28评分、疼痛等级评分(VAS评分)、类风湿关节炎HAQ指数以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率为10.26%(4/39)、总有效率为84.62%(33/39),治疗组显效率为30%(12/40)、总有效率为87.5%(35/40),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总有效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VAS评分、HAQ指数以及RF、ESR、CRP、ACPA水平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DAS28评分、VAS评分、HAQ指数以及ESR、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15.38%,6/39),治疗组14例(35%,14/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失眠、脱发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和脱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用健脾补肾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协同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关节功能,降低炎症指标,减少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