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对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与引流静脉特征和关系分析

作者:张海涛; 柏劲松; 舒圣婕; 张驰; 李红英; 张国华; 宋瑞祥; 竺玮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06): 657-661.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3.6.05

摘要

目的 分析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falciform ligament pseudolesion,FLP)与引流静脉的MSCT特征,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肝CT平扫或增强的病人,各96例,评价FLP及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和影像学特点。MSCT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分3型:A型,为上下两支,上支起自膈肌与肝之间的脂肪区向下前走行进入肝Ⅲ、Ⅳ段,下支起自脐水平稍上方的前腹壁或局部腹腔脂肪区向上后走行进入肝Ⅲ、Ⅳ段;B型,同A型上支;C型,同A型下支。结果 CT平扫和增强显示的FLP形态均以楔形为主(57.1%、63.4%),最常见于肝Ⅳ段前内缘(93.8%),增强CT门静脉期FLP显示率最高(42.7%);CT平扫和增强对FLP的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病例中有FLP和无FLP引流小静脉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病例中有FLP和无FLP引流小静脉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增强5例FLP未见引流小静脉显示,29例引流小静脉显示的病例未见FLP。结论 FLP有一定的CT特征,较易与真性病灶鉴别;MSCT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以C型最常见;CT平扫显示的FLP与肝局部组织学异常有关,与引流小静脉无直接相关性,CT增强显示的FLP与引流小静脉有关,可能由引流小静脉和局部肝实质内血供两种因素共同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