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聚集于城市空间,城市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城镇化和数字化为核心的“三化叠加”现代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城市治理的演进。长期以来,国外智慧城市治理主要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来感知城市客观世界和物理空间,形成了“物感城市”模式。但该模式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难以感知城市空间的主观世界和社会系统。与之相对的是,我国逐渐实践出以感知和回应市民诉求为核心的“人感城市”模式。该模式以技术赋权与技术赋能为作用机制,以市民诉求为传感器,以扁平化结构驱动多主体协同治理,进而提升城市民意识别、风险研判、协商议事、科学决策和施策评估五方面的能力。概言之,人感城市模式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主义,其机制在于技术赋权驱动城市治理的理念转变、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进而构建超越“物感城市”的智能化城市治理模式。进入数字时代,我国智慧城市治理应走向“物感城市+人感城市”的发展路径,既要感知城市的物理空间,也要理解城市的社会系统,二者融合才能充分理解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针对城市复杂问题形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