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释学始终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在文学的阐释实践中,存在着“深度”和“去深度”两个趋向的张力。前者秉持一种“本质主义”态度,将意义视为潜藏在语言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内核;后者秉持一种“反本质主义”态度,认为意义并非虚妄的“深度”或“中心”,而是由语言形式所带来的浅表化、即时性、去中心的审美快感。为超越阐释中“深度”与“去深度”的冲突,人文学者试图建构一条“渐进式”的阐释路径,强调在反复的调整、修正与更新中,不断趋近作为终极归宿的确定性意义,由此呈现出类似于“猜想与反驳”的动态景观。文学阐释由“深度”到“渐进”的当代转向,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文学之独特性的理解,也有助于中国阐释理论的创造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