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防雨棚盆栽条件下,以‘内燕5号’裸燕麦为材料,在水分胁迫(45%田间持水量(FWC))和正常供水(75%FWC)处理下,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腐植酸(HA)和清水(WT),测定裸燕麦植株形态、叶片抗逆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明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腐植酸对裸燕麦抗旱性影响及其产量形成差异。结果表明,与喷施WT处理相比, 45%FWC处理下喷施HA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提高16.7%、7.0%和15.1%,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14.1%、16.7%和6.3%,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20.3%、11.2%和7.8%(P<0.05);喷施HA叶片脯氨酸含量均上升,且45%FWC显著高于75%FWC处理,在抽穗期达到最大。45%FWC处理下,拔节期喷施HA植株小穗数显著增加,抽穗期喷施HA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且单株籽粒重增加幅度均超过10%(P<0.05); 75%FWC处理下,喷施HA后植株单穗粒数显著增加,且单株籽粒重在抽穗期增幅最大。试验表明在拔节和抽穗期水分胁迫下喷施HA可显著改善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进而促进籽粒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建议水分胁迫条件下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喷施HA,正常水分条件下在抽穗期喷施HA。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