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研究了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差异。培养法选用三种培养基,从其根、茎、鲜叶、腐叶等组织片段和根际土壤分离获得了140个菌株。这些真菌在97%的ITS序列同源水平下分划为43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属于5个纲、30个属,优势纲为Sordariomycetes和Dothideomycetes,各占总分离菌株数的52.86%和30.00%。前6个优势属分别为Diaporthe(23.57%)、 Stagonosporopsis(10.71%)、 Phialophora(8.57%)、 Colletotrichum(6.43%)、 Alternaria(5.71%)、Penicillium(5.71%),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0.71%;不同植物组织之间以及根际土壤之间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37—2.46之间。高通量测序获得了112802个序列,在97%的ITS序列同源水平下划分为个4216个OTUs,前6个优势种属分别为Rachicladosporium(19.81%)、Mycosphaerella(11.18%)、Aureobasidium(5.10%)、Agaricus (4.75%)、Alternaria(3.27%)、Delicatula(2.58%),占测序数的46.69%, Shannon指数在0.98—4.84之间。两种方法获得的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仅Alternaria为共有优势属,但所揭示的不同分离来源的真菌组成情况是一致的,即植物根、茎、鲜叶、腐叶之间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具有组织特异性。根际土壤与根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说明两者之间联系紧密。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内生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高通量测序技术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植物内生真菌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信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