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整顿教育事业。汪伪政权在沿袭战前国民政府教育体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教育方针、整顿教育行政、整合多种教育形式等,在中等教育界建立起一套组织形态,目的是加强中等学校思想控制。汪伪确立了"和平反共建国"的教育方针,并通过强制规定教育内容、加强教育行政组织控制以及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予以贯彻实施。如此对中等教育"整顿"自然是为维护其政权合法性服务的,在某些方面具有法西斯教育的特征。一方面,政权的依附性决定了汪伪教育必然会代替行使日本的意志和利益。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汪伪政府也为维护教育的民族化进行了一定的抗争。但总的来说,汪伪政权在沦陷区实施的中等教育实效性有限,其"整顿"教育的努力随着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 单位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