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出生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生7 d内进行PICC操作的早产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4组,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5例采用安慰性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母乳组35例口服微量母乳,利多卡因组35例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35例不采用任何干预方法,观察比较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入院第1天的体重及出院时间。[结果]4组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的修订版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组和利多卡因组在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PIPP-R评分均低于NNS组、对照组(P<0.05);母乳组早产儿入院第10天体重明显高于NNS组、利多卡因组、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更短(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采用母乳或利多卡因镇痛的效果最佳,其中口服微量母乳更利于患儿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