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社会治理绩效的改善与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议题。对此,学界从完善政策制定、优化政策执行、规范政策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可能的优化路径,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促使这些路径更好发挥功用的前置条件——指标信息的引导。指标引导提升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广州市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值得分析的案例:在指标引导下,决策者通过目标瞄准、分类指导、回应民意提升了决策科学性,执行者通过竞争驱动、组织学习、纵横协同提升了执行有效性,评价者通过客观评判、理性参与、群建自治提升了参与有序性,使市域社会治理绩效提升具有了持续发力的驱动器。指标引导提升治理绩效的理论逻辑是实现了高层政治势能与基层治理效能、被动绩效监督与主动绩效学习、内生驱动绩效提升与外部推动治理优化的贯通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