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因素。方法对2017年9月—2019年1月到玉溪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6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House-Brackmann分级法作为面神经功能的评估标准。结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40岁后,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面神经损伤在鼓索支以上,发病到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超过3天的患者,完全恢复率较低(P<0.05)。结论年龄、伴发疾病、病因、面神经损伤部位和发病后启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及缩短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
单位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