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胸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雨; 冯瑞娥; 曾瑄; 孟芝兰; 武莎菲; 罗玉凤; 曹金伶; 崔全才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06): 590-595.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4例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p16基因FISH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4例MPM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1278岁。标本获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14/64,21.9%),胸腔镜下切取活检(18/64,28.1%)及粗针穿刺活检(32/64,50%)。组织学亚型包括上皮样型41例,双相型20例以及肉瘤样型3例。对其中46例MPM及另外24例间皮增生的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46例MPM中成功检测29例,发现15例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15/29,51.7%),而24例间皮增生中仅见1例(该例镜下间皮细胞增生十分显著,后经随访证实为间皮瘤)。对15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MP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随访112个月),3例存活至今(随访5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另5例失访。结论 MPM是一种少见但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预后差。其组织学形态多样,诊断困难,应用免疫组化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则对良、恶性间皮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