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影响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PCI术后予阿司匹林100 mg·d-1及氯吡格雷75 mg·d-1抗血小板治疗461例患者,连续服用5 d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应用单因素分析探索二分类变量及等级资料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的影响,利用Spearman分析探索ADP%与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并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预测PCI术后患者ADP%。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P=0. 005)、CYP2C19*2携带(P=0. 012)为ADP%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红蛋白(P=0. 001)、白细胞计数(WBC)(P=0. 041)、肾小球滤过率(eGFR)(P=0. 033)及支架长度(P=0. 041)与ADP%呈显著相关。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构建PCI术后患者ADP%的预测公式为:ADP%=34. 569+0. 246×血红蛋白-6. 357×糖尿病-5. 623×CYP2C19*2携带+0. 665×eGFR+0. 954×WBC-0. 099×支架长度(r2=9. 6%,P=0. 001)。结论:糖尿病、CYP2C19*2携带、eGFR、WBC及血红蛋白为PCI术后影响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预测因素,ADP%的预测公式可解释9. 6%的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异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