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间歇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C)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neurogenic bladder, NB)患者不同时段直肠超声膀胱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及脊柱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SCI后NB患者56例, 其中男48例, 女8例, 年龄(29.7±8.2)岁。入选患者按IC频次划分成5个不同时段, 分别经直肠超声检查采集膀胱充盈期及排空后10~15 min膀胱影像、多普勒图谱、膀胱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随着自控排尿量增多、残余尿量的减少, 膀胱充盈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平均速度(Vm)与IC前比较均增快(F=26.141, P<0.001;F=9.127, P<0.001;F=15.819, P<0.001);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与IC前比较均增大(F=29.499, P<0.001;F=29.431, P<0.001);排空期血流速度Vs、Vd、Vm与IC前比较均增快(F=17.065, P<0.001;F=4.429, P=0.002;F=9.811, P<0.001);RI、PI与IC前比较均增大(F=14.370, P<0.001;F=12.463, P<0.001)。结论直肠超声膀胱检测IC的不同时段膀胱充盈期及排空期血流速度(Vs、Vd、Vm)随着IC频次减少速度加快, RI、PI亦逐渐增大, 提示膀胱血流动力学检测对SCI后NB恢复和重建评价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