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热治疗偶联剂纳米硫化铜的临床应用,存在增加浓度、提高光热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毒副作用的矛盾。利用红细胞作为纳米硫化铜载体,体外激光照射控制其在肿瘤组织释放,增强光热治疗效果。采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将纳米硫化铜包载入红细胞,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Cu S@ER);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表征其肿瘤靶向效率,评价光热升温效果。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激光照射组、硫化铜+激光照射组和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激光照射组,每组10只,比较肿瘤体积变化率、生存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载药率为17.24%±0.98%,包载后显著降低纳米硫化铜的细胞毒性。在0.44 W/cm2的980 nm激光作用下,光热效率超过53%。荷瘤小鼠给药后,激光作用2 min,肿瘤内硫化铜浓度高达(0.061±0.007)μg/g,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的相应浓度(P<0.01)。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给药组肿瘤内部温度达到60℃以上,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体积变化比为0.91±0.02,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48 d荷瘤小鼠存活率达90%,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所构建的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具有高肿瘤靶向率及优良的光热治疗效果,可为临床光热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