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导管消融

作者:陶海龙; 龙德勇; 张金盈; 张力; 王小芳; 李晨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6(4): 547-550.
DOI:10.3969/j.issn.1671-6825.2011.04.015

摘要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室早)的三维电解剖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选择1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室早患者,药物及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室早频繁发作后,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解剖重建右室流出道,进行室早的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靶点后采用4 mm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分析、总结RVOT室早局灶起源的解剖分布特点、电生理特征及消融即刻效果,观察消融后远期成功率。结果:RVOT的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显示,室早的解剖分布主要位于RVOT间隔面(66.7%),少数起源于肺动脉瓣上(16.7%),其靶点电生理记录在窦性心律和室早时具有不同特征。平均放电(2.3±0.5)次可完全终止室早发作。远期随访复发率较低(16.7%)。结论:室早多起源于RVOT间隔部位,也可起源于肺动脉瓣上;即刻消融成功率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