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甘肃武山县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探讨适合西部农村县区扩大免疫规划考评的指标,为指导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武山县1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8个乡镇,每乡抽取3个村,调查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后出生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儿童监护人相关知识,评价接种率。结果共调查720名适龄儿童,建证率和建卡率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没有明显变化,但卡、证相符率由扩大免疫规划前2007年出生儿童的30.0%,提高到扩大免疫规划后2009年度和2010年度出生儿童的44.6%和57.4%。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后,BCG、HepB、OPV、DTP、MV5种疫苗接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4.011,P均<0.05),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由扩大免疫规划前的2007年出生儿童的70.8%提高到2010年的96.0%以上。扩大免疫规划后新纳入的HepA接种率达到92.1%;乙脑疫苗接种率由2007年出生儿童的90.0%提高到2010年的97.9%。儿童母亲和父亲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χ2=514.76,P<0.001),预防保健机构是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区免疫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卡、证相符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新增疫苗合格接种率是扩大免疫规划效果评价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