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楠属植物的生长量及光合特性,进一步探讨立地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习性的影响,本文在荆州地区对紫楠和白楠容器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树龄3年的紫楠和白楠容器苗分别移栽至弥市、松滋、太湖,并对其株高、地径的生长量和Pn、Tr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种植于弥市的紫楠和白楠苗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59 cm、42.3 cm,地径平均生长量为0.497 cm、0.538 cm,而种植于太湖的紫楠和白楠苗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7.733 cm、7.067 cm,地径平均生长量为0.212cm、0.208 cm,可见两种楠木在弥市生长状况最好,在太湖的生长状况最差,且紫楠生长速度比白楠快;通过对两种楠木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与土壤中氮元素、磷元素的相关性系数最高,紫楠和白楠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水分利用率、叶片含氮量与δ15N均易受到土壤施肥等外界因素的短期影响,而叶绿素和δ13C为植株长期生长情况的积累。【结论】综上所述,紫楠和白楠种植于弥市的生长情况最好,太湖最差,且紫楠的生长速度快于白楠,但白楠相比更适宜在强光环境下生长。叶片叶绿素和δ13C含量可用于初步判断楠属植物生长情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