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闽东滨海湿地分布的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开展为期3个月的刈割加不同遮荫率试验,测定互花米草生物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遮荫率互花米草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遮荫率对互花米草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遮荫强度的加大,其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断减少,游离脯氨酸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遮荫率互花米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样方内生物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90%遮荫处理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12、3.64、474.83 g、9.89、15.48 mg/g,分别占同期CK的43.35%、39.95%、45.16%、33.83%、33.04%,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30%遮荫处理达到最小值58.42μg/g,在90%遮荫处理达到最大值241.59μg/g,说明高强度遮荫对互花米草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极大程度抑制互花米草的快速生长。各遮荫处理除了30%遮荫处理外,其他遮荫处理互花米草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同期CK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