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CD133分子表达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试验组予以腹腔镜下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注射72162 mg·m-2奥利沙铂,第1天+静脉滴注200 mg·m-2亚叶酸钙,第1天+静脉注射1.30 g·m-25-氟尿嘧啶,第1,2天。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21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指标、并发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变化与CD133分子表达量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天数、肠蠕动恢复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尿潴留、感染、肠梗阻与吻合口漏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术后的血清IL-6和IL-10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CD133分子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术后的CD133分子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创伤与应激反应的作用少,其机制可能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CD133分子的表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