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0―2019年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杨昊天; 冯才碧*; 陈航; 郭曼; 杨娜; 刘倩倩; 闫欢; 丁明峰; 李改云; 李懿伦; 韩雪梅*; 曹永文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25(12): 1414-1425.
DOI:10.16462/j.cnki.zhjbkz.2021.12.010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省泸州市HIV/AIDS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9年泸州市报告的≥15岁HIV/AIDS患者,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 27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7.35(95%CI:86.22~88.49)个月,确诊后1、3、5、7和9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73%、69%、66%和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AIDS相关死亡风险方面,男性是女性的1.491倍;汉族是其他民族的2.118倍;离异或丧偶是已婚的1.545倍;确诊感染时的年龄≥60岁是15~<20岁的3.392倍;大专及以上是文盲的0.473倍;注射毒品、采(供)血及输血/血液制品是异性性传播的1.513倍;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是检测咨询的1.131倍;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01个/μl是≤200个/μl的0.205倍;首次诊断疾病状态为AIDS是HIV感染的1.166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524倍。结论性别、婚姻状况、诊断时的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疾病状态及抗病毒治疗是影响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HIV/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