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分析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揭示其表面真菌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收集了河南、山东、香港3个地区的柏子仁药材,对其进行DNA抽提,并对DNA中ITS片段进行PCR扩增, PCR产物经质检合格后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上Miseq测序,得到序列OTU聚类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三个地区的柏子仁样品肉眼均观察不到微生物群落,测序结果显示其表面微生物群落均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7份柏子仁样品得到345 947条有效序列,划分为267个OTU聚类,分3门, 18纲, 40目, 82科, 120属, 191种真菌。在属水平上,曲霉属丰度占比最高,达到(93.36±6.01)%,为优势菌属。7份样品均被黄曲霉菌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14.58%、15.98%、17.64%、16.44%、0.97%、23.39%、18.86%。除5号样品筛曲霉丰度占比较高,其余6份样品均以黑曲霉、烟曲霉以及黄曲霉为核心菌群。通过分析不同产地柏子仁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充分了解了柏子仁表面真菌的情况,为黄曲霉菌的污染及其毒素污染进行早期的风险预警奠定基础,为柏子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