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以来,中西交往频仍,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出使日记。此类日记多被当作社会历史文献之补益,其自身的文学特征未受到足够重视。“大文学”概念既拓展了文学意指范畴,又丰富了文学研究视角。在大文学视域下,以郭嵩焘使西日记与马戛尔尼访华日记为代表案例考察近代中西出使日记的人物话语引语,发现郭嵩焘日记较常使用直接引语,而马戛尔尼日记则多用间接引语。两类日记引语使用的殊异与中英出使日记的撰写初衷和各自历史语境下的主流书写方式有密切关联,是近代中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探索之差异在叙事层面的体现,值得学界多加关注。
-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