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磁共振(CMR)T1-mapping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分析T1-mapping量化指标与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至2017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48例DCM患者(DCM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7.40岁;身高155~178 cm,平均身高169 cm;体质量49~98 kg,平均体质量75.51 kg。同期选择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7.67岁;身高155~179 cm,平均身高167 cm;体质量55~85 kg,平均体质量69.21 kg。全部受试者行3.0 T CMR检查。通过心脏短轴电影图像计算EF。采用改进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获取T1-mapping图像。用MATLAB软件提取T1-mapping图像直方图参数,包括5组百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最小值、最大值、偏度系数(Skewness)、峰度系数(Kurtosis)、标准差(s)、均值等。比较T1-mapping参数与EF的相关性。DCM组根据延时钆增强(LGE)图像是否有强化,将DCM组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结果 DCM组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1.75±9.31)%vs (55.22±7.39)%。P <0.01]。DCM组分为LGE(+)亚组33例和LGE(-)亚组15例。DCM组均值、s、最大值及P10、P25、P50、P75、P90等T1-mapping直方图参数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1)。均值、s、最大值、P10、P25、P50、P75、P90等T1-mapping参数与EF呈负相关(r=-0.546、-0.380、-0.580、-0.387、-0.502、-0.564、-0.583、-0.562,P <0.05)。结论 T1-mapping技术有助于诊断DCM心肌纤维化,尤其是弥漫性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EF呈负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