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n=41)、中剂量组(n=38)和低剂量组(n=42),三组高黏度骨水泥的注入量分别为9、6、3 ml。术前、术后7 d、术后12个月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运动功能。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时用CT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记录随访期间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和术后12个月时,高剂量组伤椎椎体高度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obb角低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均低于中等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高剂量组有着较好的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但是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依旧存在着较高的渗漏率,相比之下,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低剂量的高黏度骨水泥,在达到满意临床疗效的同时,可以降低骨水泥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