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当我们在观察什么、表达什么或者倾听什么的时候,都特别需要同理心和现实感。所谓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现实感是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客观存在(细节)的熟悉。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有一本翻译成中文名为《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的书,中心思想就是,使我们能够洞察实际的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现实感或历史感就是对细节的熟悉,相反,所有的所谓理论处理的是理想化了的实体,也就是普遍性的东西。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中国;一个人均名义国民总收入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的中国;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将共同富裕写入未来国家发展愿景的中国。我们时常也会看到、听到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等宏大叙述来描述我们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一切的中国。这个确实很重要,但是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将目光转向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他和她,这是更加具体的中国。他来自东三省、河北、内蒙古等地农村,是很多地方的工厂、工地清退的超龄农民工,但是迫于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