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野鸟源H16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与感染能力评估

作者:孙雷云; 李元果; 张醒海; 赵梦琳; 胡鑫宇; 王铁成; 孙伟洋; 冯娜; 赵永坤; 杨松涛; 夏咸柱; 孟德荣; 高玉伟*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 15(12): 1370-1376.
DOI:10.13350/j.cjpb.201202

摘要

目的了解H16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为野鸟源禽流感病毒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途径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候鸟栖息地的野鸟粪便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获得具有血液凝集特性病原体,经全基因测序确定病毒亚型。选取H16亚型流感病毒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子特性分析。检测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并进行小鼠和家禽感染试验,评价该病毒对哺乳动物和家禽的致病性。结果分离到1株病原体(CZ-638),经全基因组测序及电镜观察,确定为H16N3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系统发育树种,该毒株位于欧亚谱系分支。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为INE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受体结合域的228位点由G(甘氨酸)突变为S(丝氨酸)。该病毒株能够凝集绵羊红细胞、正常鸡红细胞及仅有SAα2,6受体的鸡红细胞,表明该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能力。动物感染试验显示,该毒株对小鼠、1周龄雏鸡、亚成体家鸭均不具有感染力。结论分离的H16N3毒株为欧亚谱系,对小鼠和家禽无致病性。该毒株存在结合人上呼吸道流感病毒受体的能力,但尚未获得感染家禽和哺乳动物的能力,应持续监测,追踪病毒进化特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