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治疗期间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并分析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接受PD-1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99例和未发生组81例。记录发生组患者PD-1治疗期间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发生组患者PD-1治疗期间共发生138次免疫相关不良事件,17例患者发生20次等级≥3级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排前3位者分别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37.37%,37/99)、甲状腺功能减退(22.22%,22/99)、皮疹/白癜风(16.16%,16/99);等级≥3级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排前2位者分别为肝炎(41.18%,7/17)、心肌炎(23.53%,4/17);发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0.40%、83.84%,明显高于未发生组的16.05%、4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53±1.12)个月、(19.72±2.15)个月,明显长于未发生组的(4.19±0.52)个月、(8.36±0.95)个月,2年生存率为40.40%,明显高于未发生组的1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接受PD-1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较高,PD-1治疗期间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关联性,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 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