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A组明显低于B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两组FM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