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目"常见于存思法中,多有如"临目内视""临目而万八千神"等说法,表明"临目"是存思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构成"内存"可能性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对"临"字的解释尚未令人满意:一般认为"临目"即是闭目,但根据《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先临目……因闭目……即紧闭目……"1足以见得,"临目"与"闭目"、"紧闭目"在仪式中发挥不同作用,应当加以区别.传统道经中对"临目"的理解是微闭双眼,似开似闭的状态,如"临目者,半开也"2,"临目者,闭目不全合也"3.对此,王敏红总结道:与"瞑目""闭目"相区别,"临目"是"欲闭不闭,欲开不开"的状态,由此达到物我两不忘的境界4.但是这实际没有解释为何通过"临目"——而非其他行为——就能够进入一种神圣境地.事实上,"临目"作为仪式中的一个动作,应当将其作为仪式环节考量,即首先考虑"临目"是何种仪式状态、"物我两不忘"何以借"临目"这一仪式行为完成.这就要求对"临目"进行仪式化的词义解释;而要理解词义,应从词眼"临"字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