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帝内经》提出"心在窍为舌"和"心开窍于耳"两种表述后,在学术界一直让"心之窍"存在"心在窍为舌"和"心开窍于耳"两种主要争议,该文从"窍"字考辨出发,提出"窍"包含"形窍"和"神窍"两种含义,列举出"心在窍为舌"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明确"心在窍为舌"理论,并对"心开窍于耳"理论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