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应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其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肿胀程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0.11±0.02)cm比(0.38±0.07)cm],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0.81±0.04)分比(4.19±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肢体肿胀程度Ⅰ级、Ⅱ级、Ⅲ级例数分别为3、3、1例,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引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