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采用经吸痰管微创下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观察组[30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无创辅助通气的基础上采用经吸痰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0 h、12 h、24 h呼吸机相关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气道正压(EPAP)],治疗0 h、24 h氧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患儿住院情况。结果 与治疗0 h比,治疗12 h、24 h两组患儿FiO2、PEEP/EPAP均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0 h比,治疗24 h两组患儿PaO2、PaO2/FiO2均升高,观察组更高,两组患儿PaCO2均降低,观察组更低;观察组呼吸暂停、72 h内机械通气患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二次PS应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采用LISA技术治疗,可改善患儿呼吸机工作参数及氧动力学指标,并能够减少机械通气,避免发生呼吸暂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