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创新性地探索了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实践性、现实性和批判性的主体认知规律。毋庸置疑,马克思文本中包含的审美理论实现了对德国古典美学批判的继承、发展和超越。马克思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将"美"置于活生生的现实或生活实践之中来讨论,进而探讨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的价值。马克思"美学"实现了三大现实转向,即审美主体实现由"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变,审美方法实现由"唯心主义抽象"向"唯物主义具体"转变,审美目的实现由理论"解构"向现实"批判"的转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