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磷矿床,隐伏于羊场背斜核部。本文对羊场磷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背景、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矿体特征及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矿体赋存于梅树村组碳酸盐岩含磷岩系中;沉积环境为浅海碳酸盐台地干热潮坪环境(潮间-潮下带),沉积相为潮间-潮下间歇高能富白云岩、磷块岩相,由北西往南东海水逐渐变深,矿化变弱,矿体总体从聚磷盆地中心向周边有变薄趋势;矿床类型为海相沉积型层状磷块岩矿床。矿床形成过程为上升的海流把富磷的海水带到浅海地带时,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使磷以磷酸钙的形式沉积于浅海地带的边缘上,形成规模巨大的磷矿;另外,沉积环境的旋回性变化伴随着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对磷的溶解、迁移、富集和叠加改造再沉积的反复进行,致使磷矿层聚集存在多期和多层结构,矿层变厚矿石品位变富;在成矿后矿体受羊场背斜的叠加改造,使磷矿层再次变富变厚,矿床规模进一步变大。在钻探验证基础上,分Ⅰ、Ⅱ、Ⅲ级品圈定了工业磷矿体,并系统估算了羊场磷矿全区控制+推断磷矿石资源量;同时采用综合地质要素法、三维空间定位模型预测法分标高段预测了磷矿石潜在资源,认为羊场地区有望成为世界级磷矿资源基地。通过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特征分析,认为羊场背斜东约20.0 km的芒部背斜,为寻找隐伏磷矿的另一有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