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密对河西灌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多成; 肖占文*; 程红玉; 裴晖平; 王永健; 侯梁宇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8(04): 87-94.
DOI:10.13432/j.cnki.jgsau.2023.04.010

摘要

【目的】研究增密对河西灌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密抗倒玉米品种正德30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9.0(T1)、10.5(T2)、12.0(T3)和13.5万株/hm2(T4)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农艺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叶面积指数(LAI)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但灌浆期和乳熟期LAI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吐丝前随生育期递进逐渐增加,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后随灌浆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大,在吐丝期T2处理Pn达到27.18μmol/(m2·s),显著高于T1、T3和T4处理。随密度增加,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出籽率呈降低趋势,秃尖长呈增加趋势。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但单位面积产量随密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T2处理产量最高,达19 278.5 kg/hm2,较T1、T4极显著增产22.01%和22.85%(P<0.01);根据模拟方程获得最大理论产量19 254.5 kg/hm2时的种植密度为11.2万株/hm2。【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河西灌区正德305获取经济产量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为10.5~11.2万株/hm2,在此种植密度下有利于改善植株叶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获得高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