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金叶品种金幌叶色变化响应高光照的生理特性

作者:乔东亚; 王鹏; 王淑安; 张恩亮; 高露璐; 李亚; 杨如同*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 36(01): 180-186.

摘要

以紫薇品种金幌和粉晶为材料,对其由低光照[50~120μmol/(m2·s)]转向高光照[1 200~2 000μmol/(m2·s)]后168 h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低光照相比,高光照处理168 h后,金幌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粉晶。(2)在低光照时,金幌叶片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胆色素、尿卟啉和粪卟啉等4种前体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粉晶,其中粪卟啉含量是粉晶中的2倍。(3)高光照处理168 h后,金幌叶片中非光化学猝灭(NPQ)参数值显著高于粉晶,而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和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则与粉晶差异不显著。说明金幌叶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变化。叶绿素b含量的改变则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特别是粪卟啉的累积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改变同时导致了金幌光合能力的降低及光合系统PS II的稳定性的改变。

  • 单位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