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6A1基因变异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的家系分析

作者:陈丽卿; 付俊一; 苏堂枫; 刘艳*
来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04): 322-326.
DOI: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078

摘要

目的 探讨SLC6A1基因突变导致的儿童癫痫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1例SLC6A1基因变异导致的肌阵挛-失张力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文献,总结SLC6A1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 患儿,女,1岁8月龄出现频繁腿抖,独站不稳及摔跤,伴有频繁眨眼。于2岁3月龄因仍不能独立行走开始康复训练。不会说话,不愿意理人。视频脑电图提示背景节律慢化;醒睡期见双侧前头部、后头部或广泛性高波幅慢波、棘慢波或节律发放。头部MRI提示双侧额叶斑点状高T2 Flair信号灶。Gesell发育评估量表发育商64,发育年龄为21月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提示目前无明显孤独症表现。基因突变分析发现患儿SLC6A1基因存在一处杂合变异c. 889G>A(p. Gly297Arg),突变来自母亲及外婆,其母亲及外婆幼时有抽搐史。总结既往文献,SLC6A1基因突变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临床表型为癫痫(失神、失张力、肌阵挛及肌阵挛-失张力发作为主)、发育迟缓、孤独症样表现等。SLC6A1基因突变可以为错义变异、无义变异、移码变异、剪切变异、染色体微缺失等。结论 SLC6A1基因变异以错义变异为主,可以导致以癫痫发作为主的神经发育障碍,常伴有发育迟缓、认知障碍等。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丙戊酸是一线治疗药物,苯基丁酸是潜在有效药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