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厘清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方向的选择机理是进一步挖掘劳动力转移潜力的关键。本文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家庭生计抗逆力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方向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公平态度的调节机制以及主观地位认同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计抗逆力中的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能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选择“离土又离乡”型外出务工,但自组织能力却能促进农村劳动力选择“离土不离乡”型本地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本地主观地位认同在生计抗逆力对其非农转移方向的影响中产生了中介效应,即缓冲能力通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本地主观地位认同而促进其本地就业,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通过降低其本地主观地位认同而促进其外出务工;此外,缓冲能力在劳动力所持公平态度的调节作用下,其主观地位认同会“向下偏移”从而产生了“相对剥夺效应”。因此,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过程中,应当在提升其生计抗逆力的同时还需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兼顾社会公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