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喉软化症的疗效评价。方法:22例行声门上成形术的喉软化症患儿,所有患儿全部行改良声门上成形术。Ⅰ型为消融披裂上多余的黏膜组织,内侧以麻醉插管为界,保留插管下方的部分披裂组织。Ⅱ型为消融短缩的杓会厌皱襞和(或)消融会厌外侧缘,使会厌与披裂分离,扩大喉入口。Ⅲ型为消融舌根及会厌谷的黏膜,不超过会厌舌面面积的1/2。所有患儿术后插管入ICU观察5 d。在术前、术后(拔管后)、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对患儿喉软化症的严重程度评分。症状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由家长评分,包括喘鸣、反流或喂养困难、呛咳、呼吸困难、肺炎的频率或严重程度,临床评分由医师对患儿的喉梗阻、喉镜下声门上形态、吞咽功能、体重、睡眠呼吸监测评分。结果:22例喉软化症患儿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的喉喘鸣、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改良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儿童喉软化症简化了手术流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研究设计的评价体系更直观、客观地评价了喉软化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手术效果,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流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