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公共艺术在过去几十年出现了新旧之分,"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代表性称谓。中国过去二十余年的公共艺术也被认为出现了新面貌,相关论述不一而足。前者的新旧之分涉及两种历史叙事,但它们指向了西方公共艺术,乃至以欧美国家为主体的当代艺术中的价值规定之变:包含艺术、政治与经济等维度的现代主义价值。中国公共艺术的新面貌也呈现在至少两种叙事上:一是基于思想与历史发展的观念叙事,以"公共性"为核心;二是功能取向的空间叙事,包括在城市、乡村与社区中的实践。从中国语境来看,具有社会和政治功能取向的艺术实践并非全新现象,但以"多元性"本身为价值的视角却表明,中国的公共艺术确有一些新面貌。从20世纪的历史来看,这一视角还表明无论中西,公共艺术中的新旧之分都源自不满于"冷战"后的一些价值规定。
-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