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蚊虫标本新发现乙脑病毒和盖塔病毒

作者:程睿; 南晓伟; 范娜; 付士红; 司晓艳; 张琳; 何英; 雷雯雯; 李樊; 王环宇; 鲁晓晴*; 梁国栋*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04): 571-579.
DOI:10.3760/cma.j.cn112338-20190425-00284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吸血昆虫及其携带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 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自然界使用灯诱法采集蚊虫标本, 形态学分类后分装编号, 液氮保存。组织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多种生物学信息软件(BioEdit、MEGA等)对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4、2017-201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5个县(旗)的采集点共采集到2属3种蚊虫24 240只, 蠓虫17 110只。其中在淡色库蚊标本中检测到乙脑病毒基因阳性, 并且获得4株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分离物, 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盖塔病毒、浓核病毒。盖塔病毒(NMDK1813-1)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与甘肃分离株(GS10-2)在同一进化分支, 且有6个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结论本研究发现的乙脑病毒和盖塔病毒均是在内蒙古蚊虫标本中新近发现的病毒, 这为内蒙古地区的虫媒病毒及其传播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对内蒙古的虫媒病毒及其病毒病的预防及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 单位
    青岛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公共卫生学院;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