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历史上秦岭开发力度最大和人口承载最多的时期,这一过程主要由清初的招徕移民政策和清中期以后人口的自发性迁入引起。大量人口在生态脆弱型的山地环境中长期进行的掠夺式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以秦岭林草资源的无节制消耗为利好基础的,由此引发了水土流失、城池冲毁、庐舍淹没等环境灾难。官方为此而在局地厉行封禁治理,但在山地资源合理长效支配机制缺位情况下,整体效果甚微,反映了林草资源利用的民间私利性与生态环境维护的公益性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