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萧红,原名张迺莹,中国现代女作家。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乡绅家庭,幼年丧母,后进入女子中学读书。1930年,为反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后结识萧军,并开始陆续发表作品。1942年,她病逝于香港。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是其代表作。初中语文教材中提到了这部名著。《呼兰河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既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作者重视的是对东北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等风俗,还是老祖父、洋医生、小团圆媳妇等人物,都形象地反映出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作品文笔优美,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具有自传性色彩。作者着力描绘小城里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风俗,表达的是对这座小城既爱又"恨"的复杂态度,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批判性。其中,既有萧红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又饱含着她对呼兰河小城的童年温情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物坚忍、顽强生命力的肯定与赞美。这些情感的矛盾冲突,使《呼兰河传》具有了丰富、立体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