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关系。方法 回顾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BPPV并经复位治疗后治愈患者共152例,按vHIT回报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n=49)与异常组(n=103),对比两组间复位治疗次数、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其次将所有病例按不同责任半规管及不同类型进行分析与比较。再对所有病例年龄、复位治疗次数、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相关性进行两两分析。另外对同时具有冷热试验结果的27例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异常组间复位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正常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15.37±21.74d)小于异常组(19.57±16.70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不同类型及不同责任半规管BPPV中,后管复位次数最少(P=0.021),水平管嵴顶结石症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最短(P<0.001)。全部样本中年龄与复位治疗次数之间不相关(P=0.198),年龄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37,r=0.169),复位次数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01,r=0.317)。冷热试验结果与复位治疗次数、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不相关(P=0.334)。结论BPPV残余症状持续时间长者可能伴有其他未诊断的前庭周围系统疾病,复位治疗次数主要与椭圆囊囊斑功能良好与否相关,vHIT检查结果对于判断残余症状预后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