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海州湾紫菜养殖作为连云港重要的农业产业,其养殖规模的动态监测和产业发展内在驱动力分析对紫菜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整片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估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以2004—2019年海州湾冬春两季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紫菜养殖区的时空动态变化状况和近岸人工开发信息,结合紫菜产业近期的统计资料和促进保障政策,进行了紫菜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以及驱动因子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海州湾紫菜养殖区总体呈近岸向外海拓展变化趋势,由沿海岸线带状分布变成片状分布在整个海州湾;(2)时间上,2004年紫菜养殖面积最少为1 551 hm2,约占江苏省紫菜养殖面积1/13,2015—2019年养殖规模迅速增长至22 700 hm2,约占江苏省紫菜养殖面积的1/2;(3)针对15年的紫菜养殖面积、价格、政策、海岸工程建设(龙桥)等数据实施量化并进行整体相关性分析。【结论】文章证实了价格与紫菜养殖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79,P<0.01),龙桥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殖面积也存在极强相关性(R=0.84,P<0.01),政策与养殖面积显著性不强(R=0.34,P>0.05),揭示了海州湾紫菜养殖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由沿海向外海扩展的分布规律主要受紫菜受市场价格机制和海岸工程建设(龙桥)的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