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且年龄大于35岁的143例患者150处病灶纳入研究,局灶性病变包括黏膜形态异常(隆起、凹陷及粗糙不平整)和黏膜色泽异常(较周围黏膜发红或发白),将进展期胃癌、黏膜下病变及有胃手术史者排除出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ME-NBI检查,参照国外最新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研究中初步建立了一个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国内标准,以此标准对病变作出诊断.所有病变进行组织活检后送检病理,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结果 150处局灶性病变中,病理组织学证实非癌性病变为131处,癌性病变19处(8处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1处病变行手术治疗).WLE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7%、53.4%、22.8%、98.6%和58.7%,ME-NBI对应值分别为73.7%、99.2%、93.3%、96.3%和96.0%,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WLE(P<0.05).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消失、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是早期胃癌在ME-NBI下最为特征性的改变.结论 WLE仍是早期胃癌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对疑似病变进一步行ME-NBI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如条件不允许则要尽可能地进行组织学活检;提出的ME-NBI诊断标准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令人满意,但最终还需要进行多中心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