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的演变特征,分析内膜增生的可能发病机制,探求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运用多普勒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情况,测定增生组织大小,总结其形态学特点;将穿刺处出现内膜增生的扣眼依照是否继续穿刺,分为继续使用组、停止使用组,动态观察穿刺处内膜增生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内膜增生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9例患者、82个扣眼。超声检查显示扣眼穿刺处血管前后壁均可出现内膜增生,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初次检查时钝针扣眼组内膜增生发生率为54.9%,高于传统锐针组(χ2=103.197,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与穿刺时间呈正相关(r=0.211,P=0.001)。1年内的前后对比结果显示:继续使用组(n=28)内膜增生进行性加重,增生组织长、宽、厚值较前增加(t=-4.030、-3.093、-2.454,P值分别为<0.001、0.005、0.021);停止使用组(n=21)增生组织逐渐消退,增生组织长、宽值较前减小(t=3.140、3.084,P=0.005、0.006)。结论 扣眼穿刺处容易出现内膜增生,内膜增生程度随穿刺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及时停止穿刺是缓解内膜增生的有效措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