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月江西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定期规定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对照组则实施仅在诊断时及治疗疗程介绍时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比较规律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膀胱充盈状态下盆底超声指标结果变化,分析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静息时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膀肌尿道后角度高于对照组,膀胱颈耻骨联合距离高于对照组,膀胱尿道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3、18.552、21.415,P<0.05),观察组尿流动力学指标中最大尿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50、24.877、18.856,P<0.05),观察组静息时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5.600,P<0.05)。结论: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定期规定盆底超声检查下治疗效果评估与指导,可有效地改善盆底脏器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