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针灸通督、常规针刺、药物3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标记物CD34+、CD133+细胞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药物组(C组),每组40例。3组在基础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艾灸百会、大椎刺络放血,同时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取穴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B组针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C组采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进行对照。3组均治疗14 d。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D34+、CD133+、神经功能缺损的检测及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升高患者外周血CD34+、CD133+细胞水平,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通督组、常规针刺组、药物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神经功能缺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针灸通督组对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神经功能缺损的干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针灸通督疗法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