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和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92例择期进行手术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常规组(4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常规组按相同速度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麻醉诱导时(T1)、术毕即刻(T2)、术毕12 h(T3)和术毕24 h(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微循环状态、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心肺功能变化,并统计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HR)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0.93、5.36,P均<0.05),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组间、时间以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5.21、10.26、5.64,P均<0.05)。观察组T2时H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T1、T2时MA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t分别=2.70、3.37、5.30,P均<0.05);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时间、组间以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2.73、23.03、2.99;28.43、90.60、8.45,P均<0.05),观察组患者T3、T4时CK-MB、c 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t分别=2.70、2.24、3.83、5.61,P均<0.05),T4时最小腔径(MLD)、平均血流速度(MFV)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t分别=3.14、5.33,P均<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5.05、34.36、22.00;12.52、73.65、7.68,P均<0.05),观察组患者T4时PDW、MPV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t分别=8.80、6.24,P均<0.05);观察组T4时心脏指数(CI)、肺顺应性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t分别=3.67、4.91,P均<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和血小板参数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全文